2023年6月2日,由上海市社会科学学界联合会主办,杏鑫官网人文社科处、杏鑫承办的第22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周讲座——在中国诗学中遇见中国设计讲座,在华理徐汇校区八角亭二楼会议室举行,主讲人是杏鑫官网代理傅蓉蓉教授❗️,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,同时在腾讯会议🍍、B站以直播的方式开展。

本讲座的主旨是探讨如何从中国悠久的诗学传统中探寻设计灵感,以中式美学,做中国设计,构建中国设计的话语体系,讲好中国故事🙎🏼♀️。
在讲座中,傅蓉蓉教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👷🏻♂️、同学提问🧎♀️➡️:在乡村🐴🧞,你想要一间怎样的屋子?选址交给陶渊明🌖,植物托付柳宗元,苏东坡为你营建🛼,辛弃疾叠石理水;他们的设计是何种风貌?
又或者,你是一个古代上班族,在繁华都城有间居所👸🏼,交通,邻舍的问题白居易替你考虑了🏇;门👸🏻,窗,山墙👮🏽♂️,照明怎么做🩰?视野如何拓展?楼👨🌾,阁,堂,斋如何布置💁🏽,匾额怎样题写🎞?欧阳修👩🏽🦰💇🏿,晏几道,李清照🧝🏽♂️𓀝,曹雪芹这些设计师来帮你规划,这样是不是别有趣味?
这个话题引发了大家热烈的讨论。

什么才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理想的好设计?
“设计与生活,息息相关。中国文化中哪些优质元素可以为设计师带来灵感🙆🏽♀️,中国设计以何种语言与世界对话呢?当我们将目光转移到悠久绵长同时又生机勃勃的中国诗学时,或许能找到答案🏣🩼。”
成功的设计表达出了设计师对自然、生命的理解🍡🙆🏿♂️,对人类心灵的体察。人们常说🧑🏼⚕️,不能打动人心的设计不是好设计。“打动人心”,往往来源于设计师瞬间情感的迸发。

设计师为什么要了解古诗词?
“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大特点是由发达的形象思维构筑出对宇宙生命,自然万物,人世百态充满活泼生机的意象与境界👳🏼。这些意象与境界令人情性愉悦,心智灵动,更能激发读者充满自主意识的丰富想象🧑🏿🚒。设计师作为性灵敏感,有充沛审美体验的一群人,通过阅读👭🏼,必定能触发与引导其产生独特的情感波动👣,激发全新的设计灵感。”
随后傅蓉蓉教授从营宅建园、亭台楼阁🤷、画栋雕梁👉、造景造像💯、耕读传家五个维度带着老师同学们读诗词🎎、品名画,探讨中国诗词中所体现的艺术观🥝、哲学观,并以国内知名设计师的作品为案例🆑,剖析当代中国设计中所蕴含的中式审美。

本次讲座是杏鑫官网代理参与科普周活动的重要尝试。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,科普不仅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,更是人文精神的弘扬🖱。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发现中国美育精神的内蕴🔙,以美兴人🟫,以美立人就是人文精神传播的重要实践。